本文编译自泰国媒体THE MOMENTUM对清迈一位开了20年红色双条车司机的采访。
前阵子我们报道了红色双条车经营状况不佳的新闻:清迈红色双条车前景堪忧,恐怕快不行了?
那么本文将带领大家从司机自己的角度看看,开了快一辈子红色双条车是什么体验?这个行业到底还行不行?
原文采访内容如下(中文由TIMES君整理编译)。
今年是简阿姨在清迈开红色双条车的第20个年头。她在40多岁时开始开车,当时清迈的公共交通还没有那么多方式供乘客选择。
简阿姨与丈夫合伙担任双条车司机,两人驾龄都已有20多年,努力工作的夫妻俩还设法还清了当年购买红色双条车的贷款,现在已经完全拥有了这个“生产设备”。
原文笔者之所以选择采访简阿姨是因为在外界批评红色双条车司机的大环境下,许多顾客却认为阿姨和其丈夫两人经营的红色双条车生意要价合理,服务优质,与其他司机的状况相反。
因此,笔者特意找到简阿姨进行访问,想聊聊她作为行业内人士对“红色双条车司机”这个职业的看法。
图来自THEMOMENTUM.CO
问:“对外界给其他红车司机的评价作何感想?”
阿姨说:“有些红车司机确实像他们所说的那样,他们不像我们以那个年代的心态工作。我喜欢红车司机这个职业和服务,当乘客来时我会说好,当我拒绝了乘客我也会告诉他们别担心。”
今年68岁的简阿姨至今仍在跑红色双条车,尽管现在清迈红车的运营状况不佳,她仍希望能在路上被乘客拦下。
大约20年前,当阿姨开始担任红车司机时,人们都会抢着拦红车,因为当时物以稀为贵,红车市场是司机在主导。
也正是在手机叫车平台产生之前,阿姨和叔叔有幸赚到了可以供儿子和女儿读完大学的钱。
阿姨称:“我靠开红车来养活我的孩子,现在他们一个毕业于玛希隆大学,成为了钢琴老师,另一个毕业于计算机科学专业,两人都已经成功就业了。”
问:“目前开红车的收入如何呢?”
听到问题后阿姨先是表示惊讶。她回答:“我以前每个月可以赚至少2万泰铢。”这也是她当年辞去缅甸木材厂工作返回清迈开红车的原因之一。
“可是现在呢,我一个月都赚不到1万泰铢。”阿姨表示。
笔者对阿姨收入的巨大差异表示“毫不奇怪”。因为现在交通方式选择多,而且相对游客数量红车数量是供大于求状态,人们对于红车的需求量在下降。
阿姨也证实了红车的时代也许已经过去了。她说,以前开红车到处都是乘客,现在开车走遍整个城市常常只有空虚。
她当前的收入就是最好的证明。
“现在一整天只赚200-300泰铢,有时甚至1泰铢都赚不到,油费还没包括在内,所以每天开车都是亏本的。”
笔者对此感到惋惜。他感慨幸亏阿姨已经成功供孩子读完大学,不然按现在的收入怎么支撑孩子的学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