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大叔爱美丽 于 2020-4-28 00:48 编辑
原文转自微信公众号 郭彩荣今天是2020年4月27日,马尼拉封城第45天。
菲律宾卫生部今天的数据,目前感染总人数为7777例,较昨日感染数据增长198例。
同时,康复数据增加了70例,达到了932例。
死亡数据增加了10例,达到511例。
数据来源:菲律宾卫生部。
今日周一,新增198例,只是开始,需要观望接下来的数字走势,因为有大批海外菲劳返回菲律宾。
今天,总统在马拉坎南宫继续召开内阁会议,包括部分内阁阁僚以及传染病防治工作小组的成员,截止发稿为止,会议尚未结束,据悉会议与接下来的政府抗击新冠疫情有关。
上周末,和乐慈基金会的小乔等人以及扶轮社的比利约好,一起前往本次捐米第二批的四家社区,去对接大米分发配送的过程。
因为需要跨区,就协调帕兰玉计的市政府秘书,开具区域间通行证,等到通行证电子版发来之后,那边也递过个人的建议,最近帕兰玉计那边有些情况,为了我们一行安全,建议只去一两家社区即可。
对方一片好意,虽未明说,但是对于帕兰玉计最近发生的情况,大抵还知道七七八八,于是和小乔等人重新规划了路线,帕兰玉计去一家,拉丝皮亚丝去一家。
先说帕兰玉计,这一家社区,准确的讲,只是隶属于社区(Brgy)的一个安置点,本来是临建房的贫民窟,后来在扶轮社的帮助下,于2016年,整体翻建成水泥房,成为当地社区的一个贫民安置点。
进入小区,印象深刻的是两旁停摆的三轮车,据安置点管理人员介绍,这个安置点的居民,基本是以临时工种为主,如三轮车夫,洗衣工等,现在封城期间,一下子都失业在家,断了经济来源,因为距离所管辖的社区中心较远,因此政府社区的救济照顾有心无力。
这里的贫民能有水泥房子住,门口有水表,说明有自来水,房子里有电扇,这已经算是条件尚可,不算是最贫困地区。
墙角边匆匆跑过的光脚小男孩,二层窗户边若隐若现的探视的稚气小脑袋。
每一扇半掩半开的门前,摆着数量不等的人字拖,这些门的背后,那些人字拖的主人,面对封城期间每一天的日出日落,没有生计维系,挣扎在挨饿与吃饱的边缘。
我试探性的往安置点深处走去,忽然从某家门口的狗窝里,窜出一只汪汪,冲着我吠个不停。
我有点受惊,这时候从旁边的屋子里,跑出来一个小女孩,熟练地恐吓着把狗轰回窝里,冲我羞赧的笑了笑,随即又回到屋里,坐在地上,隔着半截门板,看着狗窝,冲我笑一笑。
虽然语言不通,但是我能明白她的善意,我家狗狗我看着,没事的。
我扬了扬手机,意思是可以拍照么,她点点头,于是,便留下了日记里的这张照片。
比利协调物流运输大米,以及组织众多志愿者,将大米从车上搬到安置点内,码成米垛,小区里的很多人都出来看这些米垛,从他们的眼中,可以看到对粮食到来的惊喜,以及对期待分粮的憧憬,众人眼中亮起的小星星,映在眼底,让人心里无比复杂。
岁月静好,每个人都希望向高处走,追逐幸福。
疫情袭来,每个人都在逃避灾难,祈祷自己活着就好。
三轮车夫的营业执照。
这边垛米的间隙,比利那边接到电话,另外一处位于拉丝皮亚丝的社区,已经卸完大米,就等我们过去,完成最后和社区的交接仪式。于是我们趁着路不堵,出发去拉丝皮亚丝。
从曼达卢勇来帕兰玉计捐赠点的时候,有一段路非常堵,开始我以为是前面检查,结果只是因为修路,有一节路关闭一半,来往穿梭车辆太多,十字路口缺少警察疏导。
封城40多天的期间,从采购口罩到去医院送口罩,再去多个市协助捐米,我开车出来有十几次,今天是第一次遇到堵车,从帕兰玉计市看,感觉大家已经进入了假装封城模式,路上的车辆,路边的行人,还有不时推车叫卖的摊贩,如果不是人人脸上都戴着口罩,基本你很难感受到这是封城令下的马尼拉。
跨区的检查点,还是一如既往的军警密布,远远就有执法人员开始分流疏导,间或还看到海岸警卫队持枪肃立的身影,一丝不苟的查看通行证,以及额温枪测试体温,路边的临时帐篷下,还有几名骑手推着摩托车,估计是证件不全,正在和一旁的检查人员交涉着什么。
进入拉丝皮亚丝,沿着去阿拉棒的主干道开车10分钟,路边一拐,就进入了此行的第二站社区,一进大门,就有社区的治安警察在把守门口,检查出入证,深入社区之后,发现这家社区基本上要比上一家安置点看上去齐整了很多,有社区会堂,篮球场,沿街是不是可以看到停放的私家车,还有小花园,怒放的花簇让人心情顿时好了许多。
这样的社区,人民生活物质水平,应该比上一家好很多,把这里当做捐助点,是不是有点.....我带着疑问和小乔沟通了一下,正好社区的主席也在场,社区主席介绍了一下这里的情况,一共超过3300户家庭,住宅并没有这么多,有不少的房子,一栋房子里挤了好几个家庭。其中有十分之一属于贫困人口,基本以打短工度日,现在疫情持续了一个多月,这些失业在家的几百户家庭,是他们主要的帮助对象。
会堂里,大米已经分成了2公斤一包的小包,社区主席说他们会按照每家的人口数,分发大米,到时候每一家将椅子摆在门口,社区的工作人员按照街道,一条路一条路的发过去,这样从最大程度上保护工作人员的健康。
萝卜头不放心,随机挑了几包米,放在秤上,秤了秤,然后和我竖了竖拇指。
小乔说,看我俩相处快20年的老夫老妻,咋还和刚谈恋爱是的,我说我俩一直都很没出息,不管做啥事情,都是黏糊在一起,秤不离砣,这样子很没有效率,她说,人活这一辈子图啥,就图个秤砣不分家。
在这里,也感谢萝卜头一直支持我写东西,一直支持我做公益,一个家庭里,我把很多时间用来服务读者和需要帮助的人群,他就要多管孩子多做家务,默默付出。
拉丝皮亚丝这边的捐米交接告一段落,帕兰玉计的社区安置点打来电话,大米已经卸货完毕,回去办理捐赠手续,于是又返回到了该安置点,看着100包大米堆在一起,一众志愿者虽然很累,但是围在一起,拍照,依然很开心。
上图所示,乐慈基金会小乔一袋袋查验捐赠大米。
第一批捐赠给希望中心的大米,中心的孩子们代表家庭来领取,知道要拍照特意穿最漂亮的衣服来。
本次捐赠统计:
截止到️2020年4月27日17时,乐慈基金会共收到225人次捐款(物资),捐款合计总额:771094.95比索。
(人民币:70045元,比索:277277.7p)
第一批购买大米计:261000比索(已送达)。
第二批购买大米计:405000比索(已送达)。
余额: 105094.95比索
*第三批物资将于五月份第一周派送。
感谢所有捐赠者为这次活动的付出,我们每到一个捐赠现场都和对接的人特意说明,这些大米,是200多个中国人共同捐款所购买的,扶轮社的工作人员和受赠者负责人说了很多句感谢,他们说眼下虽不认识具体捐赠出钱的每一个个体,但是每一包大米里面都装着中国人对菲律宾人的关心,在疫情中帮助菲律宾人度过最难熬的这段岁月。
接下来是读者回信时间:
彩荣姐你好,我是一名在这边开中餐外卖的中国人,我叫****,疫情期间,餐厅也关门了,三月中旬女友去检查,发现怀有身孕,但随后全城封禁,一直不能外出就医检查,而且她在Taytay,我在玛卡蒂,现在宝宝已经11周了,但是一直没有办法出门去医院做检查,就近的医院又全都关闭了相关检查,所以想请彩荣姐帮帮我,看看哪里还有可以做系统检查的妇女儿童医院,只想做一下检查,确保宝宝没事,因为到目前为止,连胎儿的胎心也没有去做过检查,封城之后,一切都不方便,再次感谢彩荣姐了! 回复:经过联系之前捐口罩对接的医生,医生发来当地两家的医院联系方式。
据该医生表示,这两家依然保持妇科产检的项目,但是保险起见,最好去之前提前电话预约。另外,大雅台当地的LIPA市还有一家私立医疗机构,提供网上预约咨询,可以用网上社交软件预约。
此外,和各位在马尼拉怀孕的准妈妈们分享一下相关信息,目前菲律宾政府正在严格检查各类华人的诊所门诊,一切就诊需要到正规医疗机构进行。
若有需要“产检”的也是到医院急诊室就医,医院会在“有空”的情形下帮你产检,所有医院都有收治染疫的患者,没有“0收治”的医院。
目前即使是华人医院,也极少华人医师看诊。
如果预约看病,请一定带好护照,就医、转院前都请直接打电话给医院联络,确认没问题再出发。 现在就医时钱请多带一点,不可能是平时那样收费。 就医时无法指定医师看诊,完全依据当时医院轮值医师而定。 外出时请记得携带Home Quarantine Pass(ECQ通行证)备查。 如果外出就医(含紧急伤病)不受封城、宵禁影响。 对于各位要在菲律宾生产的妈妈来说,也不要心太焦虑,今天菲律宾网媒转发的一则视频,我觉得可以分享各位,4个月大的婴儿,不幸感染新冠病毒,经过医护人员治疗护理后,终于康复出院。
看了这则视频,你会感叹人类顽强的生存能力,即使疫情的当下,生命依旧要继续,人类的人性光芒,在疫情袭来时,依然熠熠生辉。
希望在菲律宾准备做妈妈的各位同胞,能够平安顺利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