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号晚上,微信的登录欢迎页面首次被改动,从下面的左图变成了右图:人还是那个孤独的人,地球还是那个蓝色的星球。如果不仔细观察或者没人告诉你,可能你永远不会发现它的改变。
看出区别了吗?启动页背景中的地球图片原来是从非洲大陆上空视角拍摄的,现在变成了我们祖国的上空。微信以前一直使用的那张图片名曰“蓝色弹珠”,是1972年12月7日由美国登月舱17号拍摄的,这是人类首张从太空中能清晰看到地球全貌的图片。 “非洲是人类的起源地,把这张图作为启动页面的素材寓意着因为人类文明地出现才有了沟通的意义。”微信团队介绍。“此次展示‘风云四号’拍摄画面,也是寓意从‘人类起源’到‘华夏文明’的历史发展,旨在向亿万微信用户展示华夏大地的河山风貌。” 或许有很多的网友会吐槽:这变化也太小了吧,基本看不出变化,实在没意思。是的,相比较那些炫酷华丽的改变,这次的启动页面整体没有根本性的改动,只是看地球的视角不一样了而已。但是,微信做出这样的改变,或许真的不是为了让你看出有什么变化。这里面有着更加深刻的内涵表达意义。 新的照片是来自于国产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星拍摄到的最新地球图像,25号是她正式“上班”的第一天。从此,美国不再是一家独大,在广袤的星空上,我们有了自家的“高清名片”。微信用这种特别的方式为祖国点赞,让我们见证祖国的精彩风貌。 风云四号卫星怎么样?答案是:很强大!据报道,风云四号卫星是我国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从第一代(风云二号)向第二代跨越的首发星,于2016年12月1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其研制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并且填补了3项国际空白:实现了全球首次静止轨道干涉式高光谱大气探测;全球首次辐射计、探测仪、闪电仪共平台装载,全天时 工作;全球首次静止轨道微波探测技术验证,首次425GHz频段探测。其中,闪电成像仪首次实现了对亚洲、大洋洲区域的静止轨道闪电持续观测,可对我国及周边区域闪电进行探测,进而实现对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和跟踪,提供闪电灾害预警。
作为气象卫星,风云四号的成像速度可以用“快如闪电”来形容:其搭载的扫描计,15分钟就可以完成一次对东半球全球大气的扫描成像,扫描10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云图只需要1分钟。就是说如果某地发生了突发气象灾害,一分钟的时间就可以获取到当地的云图数据。这将大幅度提高我国天气预报、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监测和空间天气监测预警能力。 风云四号的超强大能力不是几篇文章就可以概括说明得了,但我们需要知道:时代变了,祖国进步了!在这些傲人的光辉荣耀的背后,有着太多太多的艰辛故事,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卫星人风奉献了自己的热血青春。从1969年开始,周总理就提出了“我们要搞自己的气象卫星。”进过四十余载的发展,我国的气象卫星研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直到今天,我国的风云系列卫星处在与外国同类卫星先进水平,形成了与美国、欧洲气象卫星三足鼎立的局面。看到繁荣的表面,却看不到繁荣背后的无私奉献,感谢那些为中国繁荣昌盛而奋斗在前线的科研人员,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的付出。你们就宛如微信欢迎界面的那个“孤独”的人,纵然风起云涌,但也岿然不动,带领我们见证祖国繁荣昌盛的一面。 此时此刻当你再打开微信,只会肃然起敬,油然而生出温暖的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