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More 保存 重做 撤销 预览

   
关闭   当前为简洁模式,您可以更新模块,修改模块属性和数据,要使用完整的拖拽功能,请点击进入高级模式
http://www.odty595.net

可不急哦哦
LV3 流浪的疾风
帖子    103
新博币    1448 提现
提现    0
     
    246 1 |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车车飞飞 于 2025-8-20 11:51 编辑


    柬埔寨民众:交警太喜欢罚款

    柬埔寨民众:交警太喜欢罚款


    据《高棉时报》消息,内政部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道路交通事故数量增加,与交通执法力度不足存在关联。然而,针对交警执法方式,社会舆论却呈现出另一种强烈声音,认为当前过度依赖处罚的执法模式亟待调整。

    据了解,内政部因应社会批评,已暂停对交通违法者的执法检查与罚款措施。此举引发民众广泛讨论,不少人表示“出行心态更为轻松”,并将柬埔寨与邻国泰国、越南作比较,称当地鲜少出现交警在大街小巷大规模罚款的现象。

    在柬埔寨,许多民众坦言对交警存在畏惧心理,担心随时会被拦截并处罚,且缺乏辩解机会。除警车行驶外,几乎无人能免于罚单。与此同时,民众还抱怨,在因迎送政要而临时封路的情况下,车队通过后交警随即撤离,导致交通进一步拥堵,却缺乏后续的有效疏导。

    更为突出的矛盾在于,交警执法场景中“开罚单”的身影常见,但在交通最为混乱时却鲜见其维持秩序的作为。这不仅在社会层面造成负面观感,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执政党的公共形象。部分网民甚至愤怒呼吁,应将“不守规矩的交警”派往边境守卫国土,而不是日复一日与民众发生摩擦。

    从法律角度而言,违规处罚本无可厚非,但如何兼顾执法与服务、法律与民意,成为摆在内政部面前的现实考题。许多市民建议,应减少对轻微违法行为的高额罚款,例如“闯黄灯”——由于黄灯时长过短,常令守法驾驶者也“被动违法”,频繁受到处罚,最终形成沉重经济负担。

    舆论普遍认为,交警执法行为背后存在“罚款激励机制”,即大部分罚款金额直接分配给交警个体,而非充入国库。这一制度在客观上助长了交警的惩罚倾向,使执法目的逐渐偏离公共利益。

    观察人士指出,若要真正改善交通秩序,必须在执法机制上进行系统性改革:一方面,应确立交警标准操作规范,强调教育与宣传优先于惩罚;另一方面,应终止以罚款为激励的分配制度,确保执法回归服务与公共安全的本源。

    正如评论指出的那样,公众需要理解和遵守法律,但也不应在未有违法意图时仍对交警心生恐惧。这一社会氛围亟待改变,唯有平衡“执法”与“服务”的双重职责,才能使道路交通真正走向安全、有序与文明。
    本专区转载内容来源网络公开渠道,版权归原作者,平台不承担真实性及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管理员处理:Telegram @boniuom
    个人签名


    考多少会计法
    LV3 流浪的疾风
    帖子    72
    新博币    1517 提现
    提现    0
       
      好帖必须得顶起
      个人签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博牛社区 x 菠菜圈上一条 /1 下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