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透过窗棂洒进教室,洒在制香案几上。研钵与香料碰撞的沙沙声中,学生们屏息凝神的姿态比古方更专注。近日,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校园内洋溢着传统文化的芬芳,一场别开生面的劳动教育活动在此启幕。来自全省各地4名非遗传承人走进大学校园,与同学们分享非遗技能的独特魅力。
活动仪式在学院博雅园报告厅拉开帷幕,学院党委书记朱爱军为活动致辞,强调了非遗文化传承与劳动教育结合的重要性。随后,院长张业鹏为四位非遗文化传承人颁发聘书,颁发现场掌声雷动,楚香、粗布、榫卯、锔瓷四张荆楚文化名片正式入驻校园。
在制香活动现场,楚香传承人韩雪带领学生们穿越香药发展史,从香料的识别、香方的配制、香品的制作深入浅出地讲解从古至今的康养应用,参与制香的来自艺术设计系学生陈章军,拿起香几上摆放的调香工具,跟着楚香传承人韩老师一起进行着备料、配伍和合等工序,将各类香材精细研磨、依据古方精准配比,让各种香材的香气相互交融。
木工坊里,沈邦汉拆解的斗拱构件在学生掌心重组。“别硬掰!”他突然按住大三学生小王发红的虎口,“老祖宗的智慧在这儿——”拇指点向燕尾榫暗槽,“听到‘咔嗒’声才算天人合一。”当最后一块云纹翘头归位,榫卯结构如磁石般吸附,学生们惊呼中泛起敬意的潮红;枣阳粗布技艺大师张其华展示的融入时尚元素的非遗粗布,打破了学生们对传统织物的刻板印象;锔瓷技艺传承人赵凤林则用锔瓷技艺演绎“瓷韵重生”的东方智慧,令在场的学生大开眼界。“当合香在掌心苏醒,我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艺术设计系学生陈章军捧着成品,眼中映着古方新生的光芒。 此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更在劳动实践中领悟到传统文化的价值。学院党委书记朱爱军表示:将荆楚非遗瑰宝引入劳动教育课堂,既是对文化根脉的守护,更是新时代育人模式的创新探索。鼓励青年学子们通过劳动实践培育工匠精神、铸就文化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