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强硬回击特朗普政府的威吓
金融时报社论:哈佛强硬回击特朗普政府的威吓
哈佛大学因勇敢反抗特朗普政府的恐吓,可能面临高昂代价。
自这所美国最古老的大学拒绝屈服于白宫施压、要求其改革治理结构以来,联邦官员表示将冻结22亿美元拨款,美国国税局也正在审查是否撤销其免税地位,政府还威胁禁止其招收外国学生。
然而,学术自由与高等教育独立于国家干预的原则,必须得到坚守。
哈佛的做法是对的,其他大学也应效仿。
特朗普政府对大学的攻击,表面上是为了清除课堂和招聘中的“觉醒”(woke)思想,并打击所谓的反犹主义。政府威胁,如若学校不服从其命令就将切断拨款,逮捕参与亲巴勒斯坦抗议的学生,并限制科研开支——这些做法有可能严重损害美国经济。
美国高校确实需要反思,为何会成为民粹右翼如此激烈攻击的目标。有些学校在容忍左翼思想主导、默许“取消发言平台”、放任学费暴涨等方面确实走得太远。但右翼的许多批评被严重夸大,而来自白宫的威胁和强迫手段根本不是推动改革的正当方式。
事实上,美国高校只是特朗普圈子更广泛攻击自由主义思想及其据点的目标之一。这是一场控制塑造美国知识与文化话语权机构的图谋。驯服大学,正是威权政权的标志之一,利用税收威胁进行施压也是同样如此。
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令人遗憾地选择了向白宫低头,尽管它是最早遭受攻击且几乎未获得公众支持的学校。哈佛也曾在早期服从部分命令,例如更换中东研究系领导。但在来自教职员工、学生,甚至部分校友的压力下,哈佛拒绝了进一步的政府要求,包括对“观点多元性”进行外部审计,理由是这些要求违法。
校长加伯(Alan Garber)写道:
任何政府都“不应决定私立大学能教授什么、能录取和聘用谁、能研究哪些领域”。
如果有哪所机构有能力正面对抗特朗普政府,那就是哈佛。
它拥有530亿美元的捐赠基金,政商界影响力以及强大的法律团队。
普林斯顿大学与斯坦福大学的校长也已发声捍卫学术自由。
但常春藤盟校应当形成统一战线,防止被逐一击破,同时联手反应更迅速的二线高校。
哈佛与其他高校应当准备动用部分捐赠基金,短期内承受财政压力,尽管这可能影响低收入学生的入学机会。
同时,它们应积极通过法律途径反击。
有充分理由认为,特朗普政府已越权行事,不仅未尊重学术自由,也未遵循正当程序。
它所采取的惩罚措施与高校所谓的过失严重不符,既未提供明确证据,也未经过正式听证或申诉程序。
白宫甚至表现出无视司法裁决的倾向,例如非法驱逐委内瑞拉移民。但若这种行为反复发生,可能引发更广泛的社会反弹。
哈佛已卷入一场高风险较量。但它的坚定立场,或许将成为一个转折点,激励包括此前对特朗普屈服的律师事务所和企业在内的其它力量,共同反抗这场正在不断扩大的自由受限危机,捍卫那些美国人长期珍视的自由。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