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家“香港大药房”互撕?假货举报假货的荒诞大戏!
“香港大药房”?假的!这年头,买个药都能被“港风”套路?最近,一家自称“香港百年品牌”的“香港大药房”火了,包装上印着“香港政府注册”,宣称自己始于1841年,简直让人肃然起敬。来源:HK01记者走访旺角药房,发现这个“香港大药房”品牌的产品被摆在柜台上,还有些藏在抽屉或货仓里。店员们介绍:“这是香港品牌,纯中药,头晕头痛、止痒止痛都能用,万能!”
来源:HK01不仅线下,网购平台HKTVmall也有商家在卖。可问题来了:这些产品竟是假货!记者买了三款“透骨膏”,发现包装、商标、公司名各不相同,甚至印的“香港地址”都是假的!更离谱的是,扫码跳出的公司官网,背景图竟然是泰国曼谷唐人街,根本不是香港。
来源:HK01一查更离谱,这个品牌背后居然有近200家带“香港大药房”字样的公司,产品均由河南、河北的公司制造,董事都是不同的内地人,注册地址都是秘书公司。换句话说,它们和香港本地根本没有真正联系。更夸张的是,这些“香港大药房”们还互相打假!多个“香港大药房”在内地电商平台上互相举报,指责对方是假货,结果一查,大家全是近年注册的内地电商公司,简直是“假货举报假货”的迷惑行为。
来源:抖音截图事实上,1841年香港确实有家“大药房”,但那是屈臣氏的前身,和“香港大药房”毫无关系。屈臣氏得知后,直接回应:“这不是我们的公司,我们正走法律途径处理。”
来源:HK01那么,除了虚假宣传,这些产品到底安不安全?
记者一查,问题更大!“香港大药房”打着“中药”旗号,但并非持牌中药商,也未注册为中成药。
来源:HK01专家表示,由于法律对中成药的定义有灰色地带,这些产品即使含中药材,也不一定需要注册,就可以上市。但问题是,它们到底安不安全?比如“透骨膏”成分表里写着马钱子,但没标明是“生马钱子”还是“制马钱子”——前者是毒性中药,后者药性较强、副作用较大。如果误用了未炮制的马钱子,可不是简单的“止痛”问题,而是有中毒风险。
来源:HK01另一个“断痒王”,成分中的狼毒也没说明是“生狼毒”还是“制狼毒”。总之,成分模糊不清,药效如何没人管,但安全隐患可不小。即使“香港大药房”自称,公司获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及“香港医学研究会”(HKMRA)认证,又称有香港政府注册,并使用注册药房的标志。但翻查本港持牌药商名单及FDA的网页,并无相关公司纪录。
来源:HK01香港亦无名为“香港医学研究会”的组织 ,只有两间同名的注册公司,分别由两名姓倪(Ni)、报住福建厦门的人士开设,其中一间于2023年被公司注册处剔除注册,另一间则于2025年1月成立 。再翻查“香港大药房有限公司”京东旗舰店,营运商店的公司厦门市中泰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正是已被剔除公司注册、不存在的“香港医学研究会”的董事!事情曝光后,HKTVmall紧急下架相关产品并展开调查。香港卫生署则回应称“有既定机制监控市场上的药品销售,发现问题会展开调查”。
来源:HK01网友们炸锅了:“到底什么才是正宗的香港品牌?”
激动人心,无法言表! 这年头,买个药都能被“港风”套路 太生气了,无法HOLD啦 >_<...... 太生气了,无法HOLD啦 >_<...... 强烈支持楼主ing…… 真是难得给力的帖子啊。 淡定,淡定,淡定…… 无回帖,不论坛,这才是人道。 淡定,淡定,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