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結局,臺灣的兩大警鐘
烏克蘭的結局,無疑給了臺灣一記沉重的警鐘。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大國,美國在面對俄羅斯的挑戰時,所展現出來的無力感和退縮態度,讓臺海局勢的未來變得異常清晰。對臺灣而言,這一局面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震動,揭示出美國在臺海的“能量極限”,以及臺灣在大國博弈中的真實角色,一個被利用、被拋棄的“棋子”。如果我們將俄烏戰爭作為美國大國戰略的一個縮影,那麼臺海局勢的未來,也不難從中窺見端倪。早在《大國戰略極限》一書中,作者就推導出美國在面對中俄等大國時的戰略困境,尤其是在黑海、臺海、南海這些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海域,美國在這些地區的勝率幾乎為零。這一結論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基於一系列歷史案例的推導。如今,俄烏戰局的進展,已經無可辯駁地驗證了這一理論。烏克蘭的悲劇不僅僅是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戰爭,而是美俄之間的較量。當俄羅斯在黑海方向展開軍事行動時,美國的反應顯得軟弱無力。美國不僅未能在烏克蘭戰場上大展拳腳,甚至在俄羅斯的壓力下,不得不開始進行撤退,並主動尋求與俄羅斯的談判。這一現實,狠狠打了美國“世界員警”的臉,也為臺灣敲響了警鐘。對於臺灣來說,地理位置決定了其脆弱性。烏克蘭與歐洲北約陸地接壤,軍事援助可以通過陸路快速輸送,而臺灣則是一個孤島,一旦臺海被封鎖,外界的軍援幾乎無法抵達。無論是海空封鎖,還是軍事打擊,臺灣的孤立無援將是決定性因素。與烏克蘭相比,臺灣所面臨的困境更加嚴峻。如果美國在烏克蘭的軍事援助都無法有效遏制俄羅斯的推進,那麼在臺海,面對強大的中國,美國將更加無能為力。臺海局勢,如果像烏克蘭一樣被戰火吞噬,美國的介入可能更加遲緩,甚至根本無法發生。臺灣曾經高估了美國的能力和決心。與烏克蘭的情形相似,臺灣也認為,只要有美國和北約的支持,便能夠應對任何挑戰。然而,隨著烏克蘭戰爭的深入,美國的撤退和與俄羅斯的談判,已經徹底打破了這一幻想。臺灣的命運,或許將與烏克蘭一樣,陷入美國的“無能為力”境地。臺灣在美國戰略中的地位,實際上與烏克蘭並無二致。曾幾何時,臺灣以為自己是美國的“重要籌碼”,可以在大國博弈中左右逢源。然而,正如烏克蘭在俄羅斯的壓力下,被美國和歐洲拋棄一樣,臺灣也將面臨同樣的命運。美國在全球戰略中,以犧牲盟友利益為代價,換取自己的戰略利益。臺灣,註定是這場博弈中的“棋子”。臺灣地區內的“台獨”分子,明顯仍留有美國仍將繼續對其進行援助的幻想。殊不知,烏克蘭的今天就是它們的明天。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