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类食品」害32种疾病! 医:肥胖、糖尿病、癌症都上身
不少人会在下午肚子饿吃包零食或半夜吃碗泡面,减重专科医师魏士航表示,含糖饮料、包装零食、冷冻食品和微波即食食品,属于超加工食物,通常添加5种以上成分,常是高糖、高盐、高脂,以及各种添加剂,全都是增加肥胖、糖尿病甚至导致癌症的元凶。
何谓超加工食品? 魏士航在脸书专页「初日诊所」与「诊所专栏」说明,巴西圣保罗大学于2009年提出的NOVA分类系统(Nova food classification),将食品和饮料依照加工性质、程度和目的分成4类:
◆第1级--未加工或最少加工食品(Unprocessed or minimally processed foods):水果、蔬菜和豆、鱼、蛋、肉类等食物,不添加额外成分,但可能经过切割、加热、研磨、烘烤、干燥或冷冻等处理方式。
◆第2级--经过加工的烹饪原料(Processed culinary ingredients):第1级食物经提炼和研磨制成,如奶油、面粉、盐、酱油等,多为烹饪原料。
◆第3级--加工食品(Processed foods):将第1、2级的食材进行加工,包含面包、葡萄酒和罐装蔬菜水果,并添加防止食物变质的添加剂。
◆第4级--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由多种添加剂和天然食材,经工业加工而成,包括含糖饮料、包装零食、冷冻食品和微波即食食品,常含有大量脂肪、糖和盐,提升适口性和保存期限。
针对加工食品对身体的危害,他表示,超加工食物会导致体内的饥饿素增加、瘦素减少,使人不自觉中摄入过多食物和热量,引发肥胖。 另研究显示,过量摄取超加工食品,会增加32种疾病的风险,如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上升50%、焦虑和精神疾病风险增48至53%、肥胖、第2型糖尿病、睡眠问题等疾病发生风险上升近5成。
为何人总想一直吃超加工食品? 魏士航表示,研究指出,超加工食品是由食品制造商和食品科学家,透过不断测试,调配糖盐、脂肪、添加剂的比例,将味道提升到极致,让身体对超加工食品成瘾。
另外,超加工食品不管是在取得或是作、烹调上,都比原型食物来得更方便,且因加入众多添加剂,可延长保存期限,有利商店贩售,价格更便宜,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他提供3招戒除超加工食品的方法:
◆改变购物环境与习惯:尽量到肉铺、生鲜铺等,提供更多健康选项的店家,以减少购买超加工食品机会。
◆改变时机点和份量:设定吃零食的时机点,待旅行或朋友聚会时才吃,避免在家里大量囤积。
◆学会辨认成分标示:细看食物的标示成分,即使洋芋片也要选原味、成分单纯的品项。 另避开一些看似健康、实际却不健康的食物,如燕麦奶、坚果奶等,这类产品常为了口感而添加过多的糖或促发炎的种子油。
我只是路过打酱油的。 淡定,淡定,淡定…… 我就是来看看的啊
强烈支持楼主ing…… 激动人心,无法言表! 我只是路过打酱油的。 感恩无私的分享与奉献 :) 感恩无私的分享与奉献 :) 淡定,淡定,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