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塑料大王”崩盘!负债129亿 成功套现32亿,14万股民...
广东的商界曾有个传奇人物,周奕丰的名字和“塑料大王”的金字招牌一起闪耀。1969年汕头出生的穷小子,90年代在茂名郊区搭起了塑料作坊,短短9年时间成为了胡润榜上的百亿富豪。没人料到,鸿达兴业会有退市的一天,14万股民账户里的数字慢慢消散,而他的私人账户却躺着31.84亿元现金。
从“塑料大王”到“资本逃兵”,这场持续二十年的财富游戏,到底藏着多少散户看不懂的暗箱操作?
1969年出生的周奕丰,身上带着潮汕商人的典型烙印——敢赌敢拼。2004年,他以“蛇吞象”的胆魄收购江苏琼花,这家濒临退市的公司被他改造成鸿达兴业,从此在资本市场横冲直撞。
塑料薄膜生意让他赚到第一桶金,但真正让他兴奋的是资本市场的杠杆游戏。
曾任职鸿达的财务总监回忆,周奕丰的办公桌上永远堆着上市公司财报,他能在三分钟内算清一笔股权质押的套利空间。
2013年鸿达兴业借壳上市,股价半年翻三倍,周奕丰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胡润富豪榜,身家标注着醒目的130亿。
在广州琶洲的工地上,周奕丰戴着安全帽指挥施工队赶工。他执意要盖一座“全球最大圆形建筑”,连设计师都质疑实用性,他却拍着桌子说:“这叫风水局!圆形象征财源滚滚。”
大厦落成那天,他包下珠江夜游船队庆祝,却在酒桌上对亲信吐真言:“做实业的钱太慢,还是资本市场来钱快。”
这句话成了他命运的转折点。2017年,他斥资20亿入股中泰化学,声称要打造“氢能源帝国”,结果遇上行业寒冬,股价暴跌让他亏掉15亿。
为了填补窟窿,他开始玩起更危险的游戏:把公司股权反复质押给信托公司,用融到的钱继续收购新项目,雪球越滚越大。
2020年9月,鸿达兴业首次债务违约的公告像颗炸弹炸响股市。财务数据显示,集团净资产已是-239亿元,但诡异的是,周奕丰在危机爆发前三个月密集操作:通过大宗交易减持1.2亿股,把旗下三家子公司以“优化资产”名义低价转给亲属控制的空壳公司。
“他开会时还在画饼,说氢能源马上拿到国家补贴。”一位离职高管透露,周奕丰私下早就联系好海外信托,31.84亿套现资金中有18亿流向开曼群岛的离岸账户。与之形成讽刺对比的是,14.52万散户直到退市前夕还在社交平台互相打气:“周总说过要带我们回本!”
周奕丰不是孤例。合力泰创始人文开福的操作如出一辙:2018年以33亿高价把公司卖给福建国资,承诺三年赚30亿,结果亏掉26亿后潇洒退场。两位潮汕老乡在资本市场的套路惊人相似——先用实业故事拉高股价,再通过关联交易转移资产,最后用质押套现完成金蝉脱壳。
监管文件显示,周奕丰控制的46家公司中,有32家注册在税收洼地,19家股权结构穿透后指向其配偶和子女。
这种“蚂蚁搬家”式的资产转移,让追讨债务的银行束手无策。广东农商行被迫接手鸿达兴业6%股权,成了A股罕见的“银行大股东”。
2024年1月,ST鸿达正式退市,交易大厅里挤满举着横幅的散户,他们的股票账户所剩金额少的可怜,有的人连回家的车票钱都不够,而周奕丰的微信头像依然金光闪闪——那是他在“广州圆”大厦顶楼拍的夜景,配文“海阔天空”。
当企业家把上市公司当提款机,当监管跟不上资本腾挪的速度,当散户盲目相信“大佬光环”,悲剧早已注定。
都在说“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却一直有人抱着“发财梦”前赴后继的盲目投入,这就是现实!
我只是路过打酱油的。 淡定,淡定,淡定…… 淡定,淡定,淡定…… 淡定,淡定,淡定…… 感恩无私的分享与奉献 :) 强烈支持楼主ing…… 真是被感动的痛哭流涕…… 真是难得给力的帖子啊。 淡定,淡定,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