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睹流浪猫被打满脸血 她就此踏上救猫旅程
亲睹流浪猫被打满脸血 她就此踏上救猫旅程弃猫和虐猫问题,在本地时有听闻。一次意外揭发疑似虐猫事件的经验,不仅开启了自雇人士苏婉萍的养猫和救猫历程,更让这位爱猫者义工,决心为这些无法开口求救的小动物请命。
苏婉萍十二年前搬到文礼社区,每晚都需要遛狗的她,开始注意到所居住的组屋底层有很多可怜的流浪猫。
“它们因为肚子饿去翻垃圾桶找食物,我不忍心,从那开始每天都会带着猫粮、猫罐头和水等到固定的地点喂猫。”
她告诉《8视界新闻网》,她收养的第一只猫咪,就是其中一只她固定喂养的社区猫。
猫咪被打到眼球几乎掉落
“在喂养它第三年的某一天,我突然找不到它。喊了它的名字、找了很久,最终在草丛找到它,它整个脸都是血,眼球差点要掉出来。”
她说,兽医认为猫咪可能遭到人类虐待,它的伤相信是被一块很大的木板敲打,眼球必须要取出来。猫咪住院六个星期后,由于只剩下一只眼睛,已经不适合在外面流浪,她只好带回家收养照顾。
接下来的日子,她陆续收养了面对各种情况,而无法在外自立的社区猫,当中包括怀死胎后细菌感染、失智症、下半身残等重病,以及被主人遗弃的家猫等。
收养13只猫
她也坦言,根本没想过会收养那么多只猫,但因为不忍心放它们在外面,就从收养一只变两只、两只变三只、三只变四只,再变成13只。
在喂养社区猫的旅程中,亲自陪伴和送走两只病猫,是她即开心又遗憾的事。
她说,前年组屋底层突然出现两只病得很严重,看起来奄奄一息的流浪猫,兽医说它们已经病入膏肓。
“我将它们带回家,付出了很多精力和时间照顾它们,它们最后的岁月是在我家度过的,最后也很有尊严的离开这个世界。”
她很开心救了这两只猫,但她很遗憾为什么不早点看到它们,非要等到生命的尽头才遇到。
如今她加入文礼区喂养社区猫的群体,开始关注到那里的社区猫问题。
“我知道有关当局尽量在解决社区猫的问题,但宣传方面仍然做的不够,不时还是会有猫主人告诉我还没有为家中的猫咪节育。”
家人问她为何不把钱拿去旅行
她说,她每个月都需要花费一大笔钱喂养猫咪,丈夫和女儿因此问她,为何不把钱拿去旅行或是否会感到后悔。
“即使重新再来,我还是会选择帮助它们,比起去旅行,如果能够给它们一个家是很好的事情。”
文礼区有十多名固定喂猫者
动物福利组织领袖兼爱猫者义工萧丽娇,也是文礼区其中一名爱猫天使。她透露,目前区内有十多名固定的喂猫者。
“我十多年前就发现文礼区有流浪猫的问题。此外,公众对于社区猫也存在误解。”
因此,她们还有另一个责任,便是教育公众。
身负教育公众重任
她举例说,若看到有人不负责任的喂猫,随意将食物丢在地上,就需要去教育,或者看到小孩对猫咪行为粗鲁,又或者有人刻意将猫咪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点,这些都是不对的。
她分享,有时会出现一些家猫的主人将猫咪放出来,导致随处大小便的情况。她们也需要告诉猫咪的主人,不要把家猫放出来,避免造成其他人的不便。
“很多人认为猫咪很肮脏会传染疾病,但其实猫咪是很爱干净的动物,它们会清理自己。也有人认为组屋底下的大小便是社区猫做的,很多人会因为不明白发生什么事、源头在哪里,就将矛头指向社区猫。”
此外,她在喂猫时,也有居民对她指指点点,告诉她喂养社区猫是犯法的,但事实非如此。而为了解决“幽灵喂猫者”造成的环境问题,他们也从去年开始,在组屋底层设立喂猫站。
设立喂猫站解决环境问题
目前,文礼区约有五个喂猫站,主要是让喂猫者有一个固定的喂猫地点,且必须在两个小时内收拾干净。
她说,自从实行这个计划后,乱喂猫的问题获得很大的改善和控制,其他地方或许也应考虑效仿。
针对弃猫情况,她坦言一向来都有,因此不担心猫只管理框架实施后,会让情况变得更严重;猫只管理框架中今年9月1日实施,猫饲主可为植入微芯片的宠物猫申请执照,而组屋居民可以合法饲养最多两只猫,私宅饲主可以饲养最多三只。
萧丽娇说:“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我们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也做好了准备,并且会与有关当局包括基层领袖、市镇理事会等等合作,一起找出最好的方法解决。”
文礼区是首个政策试点测试地
文礼Zone D居民联系网主席陈兴光透露,文礼区在本地组屋实施猫只管理框架前,是第一个试点测试地点。
“我们与动物与兽医事务组做了测试,也到各家各户去宣导猫只管理框架,鼓励饲主为猫咪植入微芯片、申请执照和节育等。”
他说,他们与猫协会和建屋局、动物与兽医事务组、市镇理事会等机构一起合作,青年团也会举办嘉年华,每个星期到社区走走查看周边的社区猫。
“关于弃猫这方面,我们也正在积极做教育工作,我觉得最有效的方式是与居民建立关系。家访就是最好的方式,除了能够了解猫的情况,也能帮助居民解决养猫时面对的问题。”
激动人心,无法言表! 楼主加油,我们都看好你哦。 无回帖,不论坛,这才是人道。 淡定,淡定,淡定…… 感恩无私的分享与奉献 :) 我只是路过打酱油的。 看到这帖子真是高兴! 强烈支持楼主ing……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