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或极度心理病 新国每3青少年 1有症状
调查发现,受三大因素影响,新加坡约每三名青少年中,一人就出现严重或极度严重的心理疾病症状。新加坡心理卫生学院(IMH)与卫生部、新加坡青少年卓越心理健康教研中心(CHAT)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属下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SSHSPH)联手展开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
各方于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间,针对年龄介于15岁至35岁的2600名青少年进行访谈,并通过问卷收集研究对象的资料,包括社会人口背景、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对自己的总体感受、在学校或工作场所的经历、社会支持和生活方式等。
超过30%的青少年,曾面临严重或极度严重的心理疾病症状。
根据研究的第一轮结果,当地每三名介于15岁至35岁的年轻人当中,一人(30.6%)就表示面临严重或极度严重的心理疾病症状,包括抑郁、焦虑或压力。不过,出现症状并不代表他们患有这些疾病。
研究显示,遭受网络欺凌、对自己的身材有中度至严重担忧或平日使用社交媒体超过三个小时的青少年更倾向于出现上述症状。
此外,最常见的共同风险因素包括不好的童年经历、身材忧虑、网络霸凌、每日吸烟、吸电子烟等。
心理卫生学院医疗委员会主席兼新加坡青少年卓越心理健康教研中心项目主任思娃娜维玛副教授(Swapna Verma)今早讲解调查结果时说,当今年轻人正在面对以往几代人所没遇到的独特问题。例如社交媒体使他们不断进行比较,加剧了对身材的担忧,匿名的网络世界也形成了一种新型骚扰方式,即网络欺凌。
她指出,虽然出现严重或极度严重的症状不代表患病,但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对身心健康还是有害的。
青少年最常出现焦虑
根据调查结果,焦虑症是青少年最常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每四人中,就有一人出现相关症状。
而15岁至24岁之间的单身女性、毕业自初级学院或或职能教育、且家庭月收入低于5000元(1万6500令吉)的年轻人,更有可能出现严重或极度严重的焦虑症状。
另外,20岁至24岁之间的单身青少年、无业及接受过职能教育的年轻人更容易面临严重或极度严重的抑郁症状。
最后,12.9%的青少年在接受问卷前一周出现严重或极度严重的压力症状,15岁至24岁间的青少年、无业人士更可能出现严重或极度严重的压力症状。
出现心理疾病症状的青少年中,约三分之二(69.1%)的人会寻求帮助。他们求助的渠道可以是向亲友倾诉,或由专业单位处理。
选择不求助的青少年中,最常见的三个原因是认为专家无法帮助他们、担心别人的异样眼光,以及考虑到隐私问题,或担心留下永久记录。
新加坡卫生部、教育部、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周四早也联合发布文告,就上述调查报告表示,全国心理健康策略(National Mental Healthnand
Well-Being Strategy)的许多措施已实行,其他措施将在未来几年逐步推出,包括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上流支援以及早期社区心理健康支持等。
我只是路过打酱油的。 真是被感动的痛哭流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