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论坛将登场 全球南方富经济潜力
中非合作论坛将于4日登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一上午出席首场双边活动。新华社在近期则发布一系列特稿,强调中国和非洲为代表的“全球南方”,在全球经济中有巨大潜力,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日益重要角色。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4至6日将在北京举行,峰会主题为“携手推进现代化,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习近平5日将出席峰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目前,非洲多国总统已陆续抵达北京。
据媒体报导,周一上午10时,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峰会的刚果总统齐塞克迪,是本届峰会中,习近平与他国领导人举行的首场双边活动。
习近平周一在北京和刚果总统齐塞克迪举行会谈。
为了替今年的中非合作论坛加温,新华社在近日接连发表多篇中非合作成果相关的特稿,强调非洲的多元与创新,同时提及以中国和非洲为代表的“全球南方”,富有经济潜力。
其中一篇以“原来,这才是真实的非洲”为题的特稿称,在西方视角下,贫困、冲突和疾病与非洲“密不可分”,而对于非洲在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发展进步,西方社会习惯性视而不见。
文章称,西方对非洲的“傲慢与偏见”与大部分非洲国家在全球经济和话语体系中的弱势地位密切相关,而这一切的根源在于西方国家对非洲的殖民历史。
另一篇特稿“在现代化征程上携手同行”则引述习近平于2018年时的谈话“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早已结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这篇文章聚焦于“全球南方”对于全球的影响性,称以中国和非洲为代表的“全球南方”在全球经济治理和转型中拥有巨大潜力,在国际事务中扮演日益重要角色,“全球南方的成长和崛起将为人类带来共同繁荣”。
文章强调,习近平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非洲国家广泛支持。
还有一篇特稿则是着重于农业发展,强调中国农科技术在非洲大陆生根发芽、中非农业贸易便利化措施陆续实施,推动并改善了非洲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
{:5_13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