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商舶“南海Ⅰ号” 出土文物亮相
由中国国家文物局、香港特区政府发展局,以及澳门特区政府社会文化司合办的“从湾区启航:‘南海Ⅰ号’与海上丝绸之路”展览,周四在香港文物探知馆举行开幕礼,展出“南海Ⅰ号”远洋商船的出土文物及粤港澳三地的相关文物,以展示粤港澳大湾区在海上丝绸之路的角色。本次展览汇聚了来自广州、香港、澳门、佛山、惠州、长沙等地多家文博单位、多达255件/组的精品文物,以“南海Ⅰ号”为线索,讲述了海上丝绸之路的生产、贸易以及出洋的过程,生动再现粤港澳大湾区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盛景。
图为“南海I号”沉船出土的文物。
展品当中包括来自“南海I号”的南海窑酱釉“淳熙十年”印文四系罐、景德镇窑青白釉印花枝梅纹花口碗、龙泉窑青釉刻画莲纹折腰花口碟、金单顶链犀角形锥筒饰项链、镶宝石空心金镯等。
另外,来自粤港澳三地的展品则包括,广州南越国宫署遗址出土的宋代湖田窑青白釉墨书“公使”款碗底残件、香港圣山遗址出土的宋代青黄釉龙纹六系罐、澳门圣保禄学院遗址出土的明代景德镇窑青花象首军持等。
“南海I号”是南宋时期的商舶,在广东往南海的航道上沉没,至2007年被打捞出水,是迄今考古发现保存最完整的古代远洋商船。
南宋时期流通黄金货币“金叶子”。
{:6_186:}
页:
[1]